酷爱娱乐网:分享全球娱乐奇闻趣事,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发布时间:2020-05-30 16:43:00来源:酷爱娱乐网编辑:酷爱娱乐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为更好地做好舂陵侯城遗址的保护规划,2019年10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远县文物局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勘探,简要介绍如下。

01遗址概况

1遗址位置

舂陵侯城遗址位于宁远县东北约30公里的柏家坪镇,包括舂陵侯城址和舂陵侯墓。其中舂陵侯城址位于柏家坪镇的柏家村,西南距离舂水约1.2公里,东部和北部与省级永连公路相距约0.5公里(图一)。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一 舂陵侯城遗址位置图

2城址现状

舂陵侯城址虽长期受自然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和破坏,但整体保存相对较好。舂陵侯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保存相对完好。东、西城墙长170米,南、北城墙长135米。城墙用土夯筑而成,残高2~6米,顶现宽8~11米,现已被当地居民辟为菜地或种植灌木(图二)。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二 舂陵侯城址现状(上南下北)

02调查、勘探收获

1地层堆积

地层堆积主要是指调查、钻探所见的堆积层,包括城址文化堆积、护城河内堆积和城墙夯层堆积。

1.城址文化堆积

根据钻探的结果,可知城址地层堆积厚薄不均,文化堆积相对较薄,厚度0.3米~1.5米不等,其中城址内文化堆积层相对较厚,其包含有碳粒、陶片和烧土等(图三)。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三 城址文化堆积分布及包含物平面图

2.护城河内堆积

现存护城河宽窄不一,其中北面和西南面较宽,东面相对较窄。经勘探,城外护城河基本为“U”形,开口宽10~12米,底宽8~10米。护城河内堆积3.5~5.5米,其上部为人工回填后形成的淤土层,底部为清灰沙淤土或深灰色淤土,包含有木头、砂石等,为自然淤积层。

3.城墙夯层堆积

城墙有明显的夯层,夯层较致密,多为灰褐土、黄褐土或红褐土,中夹杂有少量陶片或瓦片,其中在北侧城墙底部发现陶瓦层(图四)。夯层厚薄不一,为0.11~0.21米,城墙上部夯层中有较多的细小的鹅卵石。城墙堆积层顺序与城外堆积层基本顺序相反,推测城墙应是就地取土夯筑而成。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四 北城墙底部夯层及陶瓦层

2采集遗物

调查过程中,在城址范围内采集到较多瓦片和少量的陶片。遗物主要分布在城墙内外两侧地表以及夯土层下(图五)。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五 遗址采集遗物分布地点

采集遗物主要有陶片和瓦片,以瓦片为多,另有见少量的青砖。

1.陶瓦

陶瓦多板瓦和筒瓦残断,多泥质红陶和灰陶,烧制火候较低。瓦整体较薄,瓦面施绳纹,内侧为布纹(图六~图七)。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六 采集板瓦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七 采集筒瓦

2.陶片

陶片主要为泥质灰陶,有少量夹砂红陶。多器底,烧制火候较高(图八、图九)。纹饰以方格纹为主,另见有米字纹和叶脉纹(图一〇)。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八 采集陶器器底和口沿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九 采集方格纹、叶脉纹陶片

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

图一〇 采集陶片纹饰拓片

1、2.叶脉纹 3、5、6.细方格纹 4.粗方格纹 7-9.米字纹

  03结 语

通过此次调查钻探基本确认了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对城墙夯层、城门以及舂陵侯墓有了新的认识。

限于调查勘探,只能根据遗址内采集遗物年代,初步推测遗址的年代为两汉时期。但遗址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诸如城内建筑、城门结构,城址的始建年代、使用年代和废弃年代等,均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确认。

标签:堆积 采集 城墙 遗址 调查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湖南宁远县舂陵侯城遗址调查与勘探》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成都罕见崖墓再现古人的“身后世界”》这篇文章。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